恩施市恩施土司城攻略

2025-01-04

一、恩施土司城初印象

恩施,这片位于湖北西南部的神秘土地,自古便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底蕴与独特的民族风情。它地处湖南、湖北和重庆交汇处,古为施南府,山水相依,钟灵毓秀,仿若一颗隐匿在崇山峻岭间的璀璨明珠,散发着原始而迷人的魅力。

而恩施土司城,正是这片土地上历史与文化的集大成者,宛如一部生动鲜活的史书,静静伫立,向世人诉说着往昔的故事。它号称 “中华土家第一城”,是全国土家族吊脚楼中规模最为宏大、风格最为典型、外观最为壮观的仿古建筑群。踏入这片城池,仿若踏入了时光的隧道,瞬间被那古朴厚重的氛围所包裹,浓郁的历史气息扑面而来,让人不禁对这片神秘之地充满了探索的渴望。

二、穿越时光的历史长廊

恩施地区的土司制度,宛如一部波澜壮阔的史诗,起于元朝,止于清朝雍正 13 年(1736 年)的 “改土归流”,历经元明清三朝,前后延续达 450 余年之久。土司,作为当时少数民族地区的实际统治者,对中央封建王朝纳贡称臣,以换取册封自治的权力,他们掌控着土地与人口,生杀予夺尽在其手,在自己的领地内称雄一方,仿若土皇帝一般。

恩施土家族地区的土司建制,在历朝历代皆有变化。元代设立 29 个土司,明代设立 31 个土司,清代设立 20 个土司,其管辖地区涵盖了今天恩施州清江以南地区及现属宜昌的长阳、五峰的部分地区。在那个时代,土司制度虽带有一定的封建农奴制色彩,百姓多为农奴,承受着繁重的劳役赋税,但在特定的历史阶段,它也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稳定、文化传承以及民族融合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随着时代的演进,清朝雍正年间,为加强中央集权统治,推行 “改土归流” 政策,土司制度逐渐退出历史舞台,那些曾经辉煌一时的土司城也大多在岁月的长河中销声匿迹。然而,恩施土司城却如同一颗璀璨的文化遗珠,承载着历史的记忆,让后人得以一窥昔日土司王朝的繁华盛景。

这座土司城由苏州园林设计院精心设计,地方民间艺人倾力承建,于 2000 年 7 月破土动工,历时两年,在 2002 年正式对外开放。它依山傍水(湾)而建,巧妙地融合了园林格局与土家族、苗族建筑特色,不仅是一座仿古土司庄园建筑群,更是一部生动鲜活的史书,再现了土家族地区土司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反映了土家族的历史渊源,展示了土家族古老而淳厚的民风民俗。

三、独具匠心的建筑奇观

(一)巍峨门楼,土司威仪

土司城门楼,仿若一位威严的巨人,屹立在土司城的入口,迎接八方来客。它高 25 米,宽 12 米,纯榫卯结构的木楼,高大而壮观,结构精良,布局精巧合理。飞檐翘角,气势恢宏,尽显土司的威严与尊贵。

两边走马转角楼梯盘旋至顶,层层相通相连,让人不禁联想到昔日土司出行时,侍卫们穿梭其间的忙碌身影。门楼门窗由 200 扇门、189 块镂空雕花图案组成,内容多为戏文及民间传奇故事,精美的雕花在阳光的映照下,熠熠生辉,仿佛诉说着古老的传说。

有趣的是,整座门楼蕴含着诸多奇巧而寓意双关的数字,高 4 层、12 根柱、24 根梁,分别对应着一年中的四季、12 个月和 24 个节气,将自然与人文巧妙融合,展现了土家族人民对天地万物的深刻理解与敬畏之心。

(二)九进堂内,古韵流转

踏入九进堂,仿佛步入了一座土家族历史文化的艺术殿堂。它作为整个土司城的核心部分,是一座地道的土司皇城,由 333 根柱子、333 个石柱础、330 道门、90 余个窗、数千块雕花木窗、上千根檩子、上万根椽木纯榫卯相接组合而成,进深 99.99 米、宽 33 米,总建筑面积 3999 平方米,规模宏大,气势磅礴。

亭台楼角,层檐飞爪,高低上下,错落有致,尽显雄奇、巍峨与富丽堂皇。九进堂的每一进都有着独特的功能与故事,第一进卫所,大门两侧卫兵肃立,守护着土司的领地;第二进戏楼,是展示 “巴风土韵” 的舞榭歌台,曾经悠扬的歌声与灵动的舞姿仿佛仍在眼前;第三进看台,是土司接待贵宾、观赏文艺、闲谈事务之地,正中那雕花木椅,似乎还留存着土司的气息。

继续深入,第四进 “什用殿”,作为土司的办公场所,殿堂壮观独特,飞檐五层,上圆下方,彰显着土司 “处世圆融、操守方正” 的从政理念,堂中白虎图腾与 “仁民爱物” 匾额,诉说着土司的励精图治。再往后,每一层建筑都承载着土司家族生活、议事、祭祀等诸多功能,宛如一部活着的史书,将土司时期的点点滴滴展现得淋漓尽致。

(三)土家族民居,诗意栖居

漫步在土司城内,河对岸的土家族民居吊脚楼群格外引人注目。这些吊脚楼依山傍水而建,错落有致地分布在山水之间,与自然环境完美融合,仿佛是从大地中生长出来一般。房屋周围,果木与竹林郁郁葱葱,枝叶相互交织,为吊脚楼披上了一层翠绿的外衣,微风吹过,沙沙作响,似在低吟浅唱。

吊脚楼多采用木结构,以传统的榫卯工艺建造,不使用一根钉子,却坚固无比,历经风雨洗礼仍屹立不倒,展现了土家族工匠精湛的技艺。底层架空,或用作牲畜圈养,或储物堆放杂物,上层则是温馨的居住空间,屋内火塘常年不熄,一家人围坐于此,共享天伦之乐,传承着土家族古老的生活习俗。

从远处眺望,青山、绿水、吊脚楼,构成了一幅如诗如画的山水田园画卷,让人陶醉其中,流连忘返,真切感受到土家族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活智慧。

(四)城墙、钟楼与鼓楼,岁月守望

土司城墙宛如一条沉睡的巨龙,匍匐在山背之上,全长 2320 米,宽 1.2 米,依山取势修造,雄伟壮观,坚不可摧。它用当地特有的青石砌成,每一块石头都承载着历史的厚重,墙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有飞禽走兽、花草鱼虫,还有土家族的图腾与传说,展示了土家族人民精湛的手工艺和丰富的想象力,让人不禁感叹古人的匠心独运。

城墙上广设烽火台,在往昔的岁月里,一旦有外敌入侵,烽火燃起,浓烟滚滚,那是土司兵丁集结的信号,瞬间便能让整个土司城进入戒备状态。如今,虽烽火不再,但站在城墙之上,抚摸着古老的砖石,遥想当年的金戈铁马,仍能感受到那份紧张与豪迈。

钟楼位于城墙最高处,为三层亭塔式建筑,底层为城墙,中层为城楼,顶层为亭,四柱四檐,傲然俯视四方。亭内悬一口重达 3000 余斤的大铜钟 —— 土司朝典钟,钟上铸有 999 字铭文,记述了土司城各景观的壮丽和感赋远古巴人及巴人后裔土家族慷慨悲壮的沧桑历史。钟声响起,悠扬而洪亮,仿佛穿越时空,将人带回到那个庄重肃穆的祭祀场景,土司率领文武职官及王室宗亲、兵丁土民一起梵香朝拜,祈求上苍庇佑,场面神圣而震撼。

鼓楼与钟楼遥相呼应,为塔形建筑,底座多为方形,上面有多角形屋檐,它不仅是民族传统庆典的欢乐之地,人们载歌载舞,庆祝丰收与佳节;也是敌人来犯时擂鼓报警之所在,急促的鼓声能迅速传遍全城,唤醒人们奋起抵抗。晨钟暮鼓,日复一日,见证着土司城的兴衰变迁,守护着这片土地的岁月安宁。

四、多元融合的民族风情

恩施土司城不仅是土家族文化的瑰宝,更是多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的生动例证。在这里,苗族、侗族等民族的特色建筑与土家族建筑交相辉映,共同绘就了一幅绚丽多彩的民族画卷。

侗族风雨桥宛如一条绚丽的彩虹横跨在溪流之上,它集桥、廊、亭三者于一身,是侗族人民智慧的结晶。桥身木质结构,不用一颗铁钉,却坚固无比,历经风雨侵蚀仍傲然挺立。桥上的廊亭,雕梁画栋,装饰着精美的侗族图案,龙凤呈祥、花鸟鱼虫,栩栩如生,仿佛在诉说着侗族古老的传说。游客漫步桥上,既能欣赏到优美的自然风光,又能感受到侗族人民精湛的建筑技艺与独特的审美情趣。

廪君祠,作为土家族祭祀祖先廪君的神圣殿堂,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相传,廪君是土家族的先祖,他率领巴人部落沿清江而上,开拓疆土,为土家族的繁衍与发展立下了不朽功勋。廪君祠为三层三进重檐廊柱式建筑,坐西朝东,雄峙山腰,巍峨气势。紧傍庙宇,沿山壁绘有巨大长卷壁画,壁画记载了廪君一生的豪情壮举,谓之 “廪君开疆拓土胜迹图”。祠内供奉着廪君的塑像,庄严肃穆,令人心生敬仰。土家族人每逢重要节日,都会前来祭祀,献上祭品,祈求祖先庇佑,传承着对先祖的缅怀与敬意。

除了建筑上的多元融合,恩施土司城还在民俗活动方面展现出独特的魅力。土家摆手舞,作为土家族最具代表性的民俗活动之一,舞者身着鲜艳的民族服饰,伴随着激昂的鼓乐声,围成圆圈,摆手、跺脚、扭腰,动作整齐划一,节奏明快有力,展现出土家族人民豪迈奔放的性格与对生活的热爱。摆手舞源于土家族先民的生产生活,最初是为了祭祀祖先、祈求丰收,后来逐渐演变成一种全民参与的欢庆活动,每逢佳节,土司城内都会响起欢快的摆手舞音乐,游客也可加入其中,亲身体验这份独特的欢乐。

此外,苗族的芦笙舞、侗族的大歌等民族艺术表演也会在特定节日或场合精彩上演,不同民族的文化在这里相互碰撞、相互交融,让游客们目不暇接,沉醉于这浓郁的民族风情之中,感受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文化格局的独特魅力。

五、恩施土司城的地理位置与交通指南

恩施土司城坐落于湖北恩施市西北,小地名叫土司路的地方,距市政府所在地仅 500 米,地理位置十分优越,交通也极为便利。

若您选择乘坐公共交通,恩施火车站有 30 路公交车直达土司城站,共 13 站,下车后步行片刻即可抵达景区大门,沿途还能欣赏恩施市区的街景,感受当地的生活气息。此外,市区内的 1 路、2 路、3 路、6 路等多条公交线路也可到达土司城,您可依据自己所处位置和出行需求灵活选择。

对于追求便捷的游客,打车是个不错的选择。从恩施火车站出发,打车费用约 20 元左右,车程较短,能快速将您送达目的地,节省时间。若是自驾前来,可沿恩施市区的主要道路 —— 硒都路,直接驱车前往,沿途道路宽敞,交通指示清晰,大约需要 15 分钟。具体路线为从恩施市区出发,沿东风大道向南行驶直至进入 G318 国道,然后沿此路线一直前行,景区设有停车场,停车方便。

六、适合人群大揭秘

(一)历史文化爱好者的精神家园

对于痴迷历史文化的游客而言,恩施土司城无疑是一座亟待探寻的宝藏之地。这里的每一寸土地、每一座建筑,都承载着土家族数百年的历史沉淀。当您穿梭于土司城门楼,那精美的雕花、蕴含深意的数字,仿佛在诉说着土司制度的兴衰荣辱;踏入九进堂,仿若翻开一部鲜活的土司家族史,从办公理政到生活起居,全方位展现了土司时期的社会风貌;而廪君祠中,供奉着土家族的先祖廪君,壁画记载着他开疆拓土的传奇,让您深入了解土家族的起源与发展。在这里,您可以亲手触摸历史的脉络,感受岁月的痕迹,与往昔的岁月对话,满足对历史文化的无尽求知欲。

(二)家庭亲子游的欢乐天地

恩施土司城也是家庭亲子游的绝佳之选。孩子们可以在这里开启一场别开生面的知识之旅,远离书本的枯燥,亲身感受历史与民族文化的魅力。在游览过程中,父母可以引导孩子观察土家族独特的建筑风格,了解榫卯结构的神奇,激发孩子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与热爱;还能一起欣赏土家摆手舞、侗族大歌等民俗表演,参与民俗互动活动,如穿民族服装拍照、学习简单的民族手工艺等,增进亲子间的情感交流,为家庭留下一段欢乐而难忘的回忆。

(三)摄影爱好者的创作天堂

摄影爱好者们更是能在恩施土司城找到无尽的灵感源泉。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洒在土司城门楼上,金色的光辉勾勒出飞檐翘角的轮廓,古老的建筑在光影交织中更显庄重威严,此时按下快门,定能捕捉到震撼人心的画面;白天,漫步于九进堂内,亭台楼阁、雕梁画栋,无论是特写建筑细节的精美雕花,还是俯拍整个建筑群的恢宏气势,每一个角度都能成就一张大片;傍晚时分,夕阳余晖将整个土司城染成橙红色,远处的山峦、蜿蜒的城墙、错落有致的吊脚楼,与天边的晚霞相互映衬,构成如梦如幻的绝美画卷,让摄影爱好者们沉醉其中,流连忘返,用镜头定格每一个稍纵即逝的精彩瞬间。

七、游玩注意事项全知道

(一)门票与开放时间

恩施土司城门票价格为成人 45 元 / 人,优待票 21 元 / 人。儿童 6 周岁(含)以下或身高 1.2 米以下、70 周岁(含)以上老人、残疾人、现役军人、持国家旅游局颁发导游证的带团导游及带团领队、援鄂医疗队员(可携带 3 名亲属)、湖北省医护人员(限 2021 年 12 月 31 日前)等凭有效证件可免票;6 周岁(不含)至 18 周岁(含)凭本人身份证、全日制大学本科及以下学历学生凭有效学生证、60 周岁(含) - 70 周岁(不含)凭本人身份证或老年证、天津市民凭本人身份证可享受半价优惠。

开放时间为 4 月 1 日 - 10 月 8 日 07:30 - 18:00;10 月 9 日 - 3 月 31 日 08:00 - 17:30。建议游客提前在官方网站、各大在线旅游平台或景区门口购票,避免耽误行程。

(二)游览时长

一般来说,简单参观主要景点大约需要 2 - 3 个小时,您可欣赏到城墙遗址、各种建筑群落、民俗展示等,还能观看部分精彩表演。若您期望深入了解土司城的历史文化,参观每一个角落,参与互动体验项目,如土家族传统手工艺制作、土家族歌舞表演等,可能需要 3 - 4 个小时。

(三)穿着建议

恩施土司城地处山区,气温较低,建议游客穿着保暖的衣物,尤其是在春秋季节,山间风大,带上一件防风外套是个不错的选择。同时,由于游览期间需要步行较多,建议穿着舒适的运动鞋或平底鞋,方便行走,让您的游玩更加轻松愉快。

(四)天气应对

恩施地区天气多变,常有降雨。出行前务必查看天气预报,随身携带雨具。若遇雨天,地面湿滑,游览时要注意脚下安全,避免滑倒摔伤。夏季阳光强烈,记得涂抹防晒霜、佩戴太阳镜和遮阳帽,做好防晒措施,以免晒伤皮肤。

(五)景区规定

为保护景区文物与环境,请遵守景区规定,不要触摸或损坏文物,保持环境卫生,不随地乱扔垃圾。在部分室内场所,如廪君祠等,请勿大声喧哗,以免影响其他游客参观。拍照留念时,请注意自身安全,不要攀爬建筑、翻越栏杆。

总之,恩施土司城以其深厚的历史底蕴、独特的建筑风格、浓郁的民族风情,成为了人们探寻历史、感受民族文化魅力的绝佳之地。无论您是历史爱好者、亲子家庭,还是摄影达人,都能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精彩,开启一场难忘的文化之旅。

八、结语

恩施土司城,这座承载着历史与文化的瑰宝,宛如一位岁月的智者,静静伫立在恩施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它用古老的建筑、绚丽的民族风情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诉说着土家族往昔的辉煌与传奇,让每一位到访者都仿若穿越时空,沉浸于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之中。

无论您是渴望探寻历史真相的求知者,还是期待与家人共度欢乐时光的旅行者;无论您是追求绝美画面的摄影达人,还是钟情于民族文化的爱好者,恩施土司城都张开怀抱,热忱欢迎您的到来。在这里,您将收获知识、欢乐与感动,留下一段段难以磨灭的美好回忆。

来吧,背上行囊,踏上这片充满魅力的土地,让恩施土司城带您领略土家族独特的风情,开启一场震撼心灵的文化之旅,相信您定会沉醉其中,流连忘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