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施七姊妹山攻略

2025-03-17

七姊妹山的前世今生

七姊妹山的保护历程是一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史诗。1990 年,为了保护近万亩的天然珙桐林,根据国家加快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的有关决定,湖北宣恩县始建七姊妹山自然保护区,最初为县级自然保护区,隶属于宣恩县林业局管理,下设七姊妹山自然保护区管理站,面积仅为 1700 余公顷 ,犹如一颗刚刚萌芽的种子,在这片土地上扎根。

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宣恩县人民政府组织华中师范大学等多家科研单位,联合对七姊妹山、秦家大山和八大公山进行多次科学考察,初步查明在这里分布有近万亩的原始天然珙桐群落,以及大型猫科动物、林麝等各种珍稀野生动物活动踪迹。这些重大发现,让七姊妹山的价值被进一步认识,也为它的保护和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2002 年 2 月,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了七姊妹山省级自然保护区,面积扩大至 55173 公顷,这颗种子开始茁壮成长,七姊妹山的保护工作得到了更有力的支持,区域内的珍稀动植物资源及其栖息环境得到了有效保护。

2005 年,宣恩县启动了申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工作。在新一轮科学考察中,于酉水源头的发源地椿木营晒坪发现了 810 公顷亚高山湿地,这一发现无疑为七姊妹山申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同时,出台了《湖北七姊妹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和《关于加强椿木营高山湿地保护的通告》,将申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面积调整为 34550 公顷,为七姊妹山的保护提供了更完善的制度保障。

2006 年,七姊妹山接受了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评审委员会专家的工作检查,2007 年 6 月 22 日,申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全票通过了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评审委员会终评。2008 年元月 14 日,国务院办公厅以国办发 [2008] 5 号文批准成立湖北七姊妹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七姊妹山从此披上了国家级的保护外衣,成为了全国瞩目的自然瑰宝。

2022 年 12 月 10 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在加拿大蒙特利尔宣布,更新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绿色名录,七姊妹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成功入选,这不仅是对七姊妹山多年来保护工作的高度认可,也标志着它在全球自然保护领域中占据了重要的一席之地。

地理位置与交通指南

七姊妹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湖北鄂西南武陵山区的宣恩县境内,位于洞庭湖水系湖南沅江第一大支流酉水的发源地与长江中游重要支流清江的分水岭 。它北与恩施市河溪村交界,东北属宣恩县椿木营乡管辖,东与鹤峰县太平镇接壤,南与湖南八大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毗连,西与宣恩县长潭河乡和沙道沟镇相连,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其成为了多种生态系统的交汇之地。

对于想要前往七姊妹山的游客来说,从恩施市区出发是比较常见的选择。如果您选择公共交通,可以在舞阳坝乘坐 18 路公交车,或者在清江宾馆乘坐班车到达宣恩县,然后在宣恩县转车前往景区。虽然这种方式较为经济实惠,但可能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在路途上,需要提前规划好行程和时间,尤其是转车环节,要预留足够的时间,以免耽误行程。

如果您追求更便捷、更自由的出行体验,自驾则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宣恩县已建成恩来、宣黔、宣鹤三条高速公路 ,通车总里程 120.1 公里,全县通车公路总里程已达 6682 公里,交通网络较为发达。从恩施市区驾车出发,沿着高速公路行驶,欣赏着沿途的山水风光,感受着风的拥抱,是一种惬意的旅行体验。不过,在自驾过程中,山区道路可能较为崎岖,弯道多,坡度大,一定要注意行车安全,控制好车速,谨慎驾驶。同时,提前了解好路况和天气信息,做好充分的准备。

自然风光与生态特色

(一)独特的地质地貌

七姊妹山属鄂西南山区,是云贵高原的东北延伸部分,地处武陵山脉余脉 ,是宣恩县的第一高山,总面积 150 平方千米。它因七峰依次排列,宛如传说中的七仙女而得名,最高峰火烧堡海拔 2014.5 米,最低处巴山坪 1230 米,相对海拔 734.5 米,全境地势西北高西南低。

保护区内由喀斯特地貌发育而成,地貌类型丰富多样。山系主要由七姊妹山、秦家大山和八大公山三个大的山脊环绕贡水支流和酉水源头构成。岩层主要由石英砂页岩、页质层岩、砂质层岩组成,保水性差,植被一旦遭到破坏,极易引发水土流失,这也使得保护区内的生态环境格外脆弱。但也正是这种特殊的地质条件,造就了七姊妹山独特的自然景观,峰林挺拔峻秀,峡谷深邃幽静,溶洞神秘莫测,让人不禁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站在峰林之巅,俯瞰四周,连绵的山峰如波涛般起伏,云雾缭绕其间,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走进峡谷,两侧峭壁林立,溪流潺潺,阳光透过狭窄的天空洒下,形成一道道金色的光束,如梦如幻;踏入溶洞,各种奇特的钟乳石和石笋在灯光的映照下,呈现出五彩斑斓的色彩,仿佛是一座地下艺术宫殿。

(二)珍稀的动植物资源

七姊妹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一座珍贵的生物宝库,拥有丰富的维管束植物,共计 142 科、535 属、1042 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植物众多,像珙桐、南方红豆杉、钟萼木等国家一级保护植物,以及鹅掌楸、水青树、香果树等国家二级保护植物。每到春天,珙桐花开,白色的苞片犹如鸽子的翅膀,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仿佛千万只白鸽栖息在枝头,因此珙桐也被称为 “中国鸽子树”,这种独特的景观吸引了无数游客和摄影爱好者前来观赏和拍摄。

这里还是陆生脊椎动物的乐园,共有 28 目 86 科 356 种。国家重点保护动物种类繁多,包括云豹、金钱豹、林麝、金雕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以及黑熊、红腹锦鸡、白冠长尾雉、大灵猫、小灵猫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这些动物在这片广袤的森林中自由自在地生活着,它们的存在为七姊妹山增添了生机与活力。偶尔能看到红腹锦鸡在林间奔跑,五彩斑斓的羽毛在阳光下闪烁着迷人的光彩;运气好的时候,还能遇见黑熊在溪边觅食,憨态可掬的模样让人忍俊不禁。

(三)神秘的亚高山泥炭藓沼泽湿地

在七姊妹山海拔 1650 - 1950 米的区域,隐藏着一片面积达 970 公顷的亚高山泥炭藓沼泽湿地,这是七姊妹山的一颗璀璨明珠,也是中国保存最完好的亚高山泥炭藓沼泽湿地之一 。泥炭藓是一种神奇的苔藓植物,它具有超强的储水能力,可以储存超过自身体重 10 - 25 倍的水,是植物中的 “水库”。它卓越的储水能力使土壤沼泽化,并不断酸化土壤环境。由于泥炭藓下部分死亡后,上部分仍能继续生长,死亡的残体在酸性、低温的湿地环境中不易被分解,随着不断累积,成为泥炭的重要成分。

这片湿地对维持区域生态系统平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是众多珍稀动植物的栖息地,为许多生物提供了生存和繁衍的场所。同时,它还具有含蓄水源、保持水土、净化水质等重要功能,是部分重要水源的发源地。据研究,泥炭地虽然只占据地球陆地面积的 3%,但其储存的碳约为全球土壤碳储量的 30%,在维持区域碳平衡和减缓气候变化上,泥炭藓湿地功不可没。漫步在湿地边缘,能看到各种奇特的植物在这片湿润的土地上生长,它们相互交织,构成了一幅独特的生态画卷。

适合人群与游玩项目

(一)自然爱好者的天堂

对于热爱大自然的人来说,七姊妹山无疑是一个天堂。这里有广袤的森林、清澈的溪流、壮观的峰林,每一处景观都散发着大自然的魅力。沿着山间的步道徒步前行,脚下是松软的泥土和落叶,发出沙沙的声响,仿佛是大自然演奏的美妙乐章。路边的野花肆意绽放,五彩斑斓,散发出阵阵芬芳,吸引着蜜蜂和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感受着微风的轻抚,身心都得到了极大的放松。

在徒步过程中,还能听到鸟儿欢快的歌声,它们在树枝间跳跃、嬉戏,为这片山林增添了无限生机。拿出望远镜,仔细观察这些可爱的生灵,欣赏它们美丽的羽毛和独特的姿态,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与美妙。沿途还能看到各种珍稀的植物,它们在这片土地上生长了千百年,见证了岁月的变迁。触摸着它们粗糙的树干,仿佛能感受到历史的沉淀。登上山顶,俯瞰整个七姊妹山,连绵的山脉、茂密的森林尽收眼底,心中涌起一股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二)亲子游的科普胜地

七姊妹山也是亲子游的绝佳选择,这里充满了丰富的科普资源,能让孩子们在游玩中学习,激发他们对自然的热爱。走进野生动植物宣教馆,就像踏入了一个神秘的自然博物馆。馆内陈列着各种各样的动物标本和植物标本,栩栩如生,仿佛将孩子们带入了一个真实的自然世界。孩子们可以近距离观察这些标本,了解它们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和分布区域,拓宽自己的知识面。

在自然教育课程中,专业的导师会带领孩子们走进大自然,通过实地观察、实验探究等方式,让他们深入了解自然生态系统的奥秘。孩子们可以亲手采集植物样本,观察昆虫的生活,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与有趣。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不仅能学到知识,还能培养自己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动手能力。同时,亲子游还能增进家长与孩子之间的感情,让他们在共同探索自然的过程中,留下美好的回忆。

(三)摄影爱好者的取景地

七姊妹山一年四季都有着独特的美景,是摄影爱好者的绝佳取景地。春天,万物复苏,珙桐花盛开,白色的苞片在绿色的枝叶间摇曳,宛如一群白鸽展翅欲飞,构成了一幅如梦如幻的画面。摄影爱好者们可以用镜头捕捉这独特的美景,记录下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夏天,七姊妹山被绿意葱茏的森林所覆盖,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形成一道道金色的光束,给整个山林增添了一份神秘的色彩。此时,拍摄森林的光影、溪流的奔腾,都能创作出极具艺术感的作品。秋天,层林尽染,漫山遍野的红叶如同一幅绚丽的油画,红的、黄的、橙的树叶相互交织,在秋风中摇曳生姿。站在高处俯瞰,整个山脉仿佛被点燃,美不胜收。摄影爱好者们可以在这里拍摄到秋天的绚烂与壮美。

冬天,七姊妹山银装素裹,雾凇景观如梦如幻。树枝上挂满了晶莹剔透的冰挂,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五彩的光芒,宛如一个童话世界。此时,拍摄雾凇的细节、雪景中的山峦,都能展现出冬天的宁静与美丽。无论是哪个季节,七姊妹山都能为摄影爱好者提供丰富的创作素材,让他们在这里留下令人惊叹的摄影作品。

游玩注意事项

(一)安全第一

在七姊妹山游玩,安全始终是第一位的。景区内的每一条规定都是为了保障游客的安全而制定的,所以一定要严格遵守。不要因为一时的好奇或冲动,擅自进入未开放区域,那些地方可能存在着未知的危险,比如陡峭的悬崖、隐藏的陷阱、凶猛的野生动物等。在徒步过程中,要沿着指定的路线行走,不要离开步道,以免迷失方向或遭遇意外。

当遇到野生动物时,一定要保持安全距离,不要试图靠近、投喂或挑衅它们。这些野生动物大多具有野性,它们的行为难以预测,可能会在受到惊吓或威胁时攻击人类。静静地观察它们的生活状态就好,用相机记录下这些珍贵的瞬间,让美好的回忆留在心中,而不是因为不当的行为给自己和动物带来伤害。

(二)保护环境

七姊妹山的美丽需要我们共同守护。在游玩过程中,要时刻牢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不随意丢弃垃圾。随身携带垃圾袋,将垃圾妥善收集起来,等到有垃圾桶的地方再进行投放。无论是一片纸屑、一个塑料瓶还是其他垃圾,都不要让它们破坏这片美丽的自然环境。

同时,要爱护景区内的珍稀植物,不随意采摘、践踏。这些珍稀植物是大自然的瑰宝,它们的生长经历了漫长的岁月,对于维护生态平衡起着重要的作用。我们应该尊重它们的生命,欣赏它们的美丽,而不是对它们造成伤害。此外,保护好生态环境,不破坏周边的自然景观,让七姊妹山永远保持它的原始风貌,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

(三)其他小贴士

七姊妹山地处山区,气候多变,所以要根据季节和天气准备合适的衣物。春季和秋季,天气较为凉爽,早晚温差较大,建议携带长袖衣物和薄外套,以应对早晚的凉意。夏季,气温较高,但山区的夜晚可能会比较凉爽,同时要注意做好防晒措施,携带短袖、短裤、防晒衣、遮阳帽、防晒霜等。冬季,气温较低,尤其是在高海拔地区,可能会下雪,一定要准备足够的保暖衣物,如羽绒服、厚毛衣、雪地靴、手套等。

携带常用药品也是必不可少的,比如感冒药、退烧药、腹泻药、晕车药、创可贴等,以防在旅途中身体不适。山区的医疗条件相对有限,提前准备好药品可以在关键时刻缓解症状,让旅行更加安心。

在出发前,最好提前了解景区的开放时间和门票政策。景区的开放时间可能会因季节、天气等因素有所调整,提前了解可以避免白跑一趟。同时,关注门票政策,比如是否有优惠活动、是否需要提前预订门票等,可以节省时间和费用。此外,还可以了解景区内的餐饮、住宿等相关信息,做好充分的旅行准备,让自己在七姊妹山度过一段愉快、难忘的时光。

探秘七姊妹山,开启自然之旅

七姊妹山,这座隐匿于湖北宣恩的自然瑰宝,以其独特的地质地貌、丰富的动植物资源、神秘的亚高山泥炭藓沼泽湿地,成为了大自然馈赠给人类的一份珍贵礼物。它不仅是自然爱好者的天堂,亲子游的科普胜地,摄影爱好者的取景地,更是一座承载着历史与文化的生态宝库。

在这里,你可以远离城市的喧嚣,沉浸在大自然的怀抱中,感受着它的宁静与美好。聆听鸟儿的歌声,呼吸清新的空气,欣赏着那一幅幅如诗如画的美景,让身心得到彻底的放松。同时,七姊妹山也在时刻提醒着我们,要珍惜这来之不易的自然环境,保护好这片珍贵的生态家园。

如果你渴望一场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一次充满惊喜与感动的旅行,那么,七姊妹山绝对是你的不二之选。收拾行囊,踏上这片神奇的土地,开启属于你的自然之旅吧,相信七姊妹山定会给你留下一段难忘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