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施舍米湖摆手堂攻略

2025-03-25

走进舍米湖摆手堂

在鄂湘渝三省市交界的神秘大山深处,隐藏着一个如世外桃源般的小山村 —— 舍米湖。这里,阳光温柔地洒在山坡上,古老的吊脚楼错落有致,梯田如诗如画,而最引人注目的,当属那座承载着土家族千年历史与文化的舍米湖摆手堂。它不仅是土家族最古老的舞堂,更是中国现存最早的摆手堂之一,被誉为 “摆手之乡”“神州第一摆手堂” ,是土家族文化的璀璨明珠,散发着独特而迷人的魅力,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探寻它的神秘面纱。

一、地理位置:三省交界的隐秘角落

舍米湖摆手堂位于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来凤县百福司镇舍米湖村 ,这个深藏在鄂湘渝三省市交界群山中的村落,犹如一颗被岁月遗忘的明珠,散发着神秘而迷人的气息。这里,山峦起伏,沟壑纵横,绿树成荫,溪流潺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一幅绝美的山水画卷。舍米湖村的地形呈盆地状,四周青山环抱,中间地势较为平坦,形成了一个天然的避风港。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从村前蜿蜒而过,宛如一条银色的丝带,为这个古朴的村落增添了几分灵动与秀丽。

舍米湖,在土家语中意为 “阳光照耀的小山坡” ,这个富有诗意的名字,形象地描绘了它的地理位置。整个村落坐落在山坡之上,阳光充足,温暖而明亮。每当清晨,第一缕阳光洒在这片土地上,整个村落便渐渐苏醒,袅袅炊烟从错落有致的吊脚楼上升起,与山间的薄雾相互交融,宛如一幅如梦如幻的田园风光图。而摆手堂,就静静地矗立在村南的山坡上,俯瞰着整个村落,见证着土家人的喜怒哀乐、兴衰荣辱。

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不仅赋予了舍米湖摆手堂绝美的自然风光,更使其成为了土家族文化的重要传承地。在这片土地上,土家人世世代代繁衍生息,他们的生活与山水相依,与自然相融,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文化和独特的民俗风情。舍米湖摆手堂,作为土家族文化的象征,承载着土家人的历史记忆和精神寄托,它就像一座文化的桥梁,连接着过去、现在和未来,让后人能够穿越时空,领略到土家族文化的博大精深。

二、历史溯源:岁月沉淀的土家记忆

舍米湖摆手堂的历史,可追溯到遥远的清顺治八年(1651 年) ,它宛如一位历经沧桑的老人,静静地见证着土家族的兴衰变迁,承载着土家人深厚的情感与信仰。在漫长的岁月里,摆手堂不仅是土家族祭祀祖先的神圣殿堂,更是他们庆祝丰收、传承文化的重要场所,成为了土家人心中的精神支柱。

在土家族的传统文化中,祖先崇拜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土家人认为,祖先的灵魂会庇佑子孙后代,赐予他们平安与幸福。因此,每年特定的时节,土家人都会身着盛装,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齐聚于摆手堂,举行庄重而肃穆的祭祀仪式。他们献上丰盛的祭品,点燃香烛,祈求祖先保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畜兴旺。在祭祀过程中,土老师会唱起古老的神歌,跳着神秘的舞蹈,与祖先的灵魂进行沟通,传递着子孙后代的思念与敬意。

而摆手堂,也是土家族庆祝丰收的欢乐舞台。当金秋时节,田野里一片金黄,土家人迎来了丰收的喜悦。为了表达对大自然的感恩之情,他们会在摆手堂前举行盛大的庆祝活动。人们载歌载舞,跳起欢快的摆手舞,分享着丰收的喜悦。摆手舞的动作源自土家人的日常生活,如播种、插秧、收割、打谷等,通过这些舞蹈动作,土家人将自己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劳动的赞美表现得淋漓尽致。

据堂前石碑文字介绍,舍米湖摆手堂曾于清同治二年(1863 年)进行过第二次修复 。石碑上的文字虽已历经风雨侵蚀,但依然清晰可辨,它们如同一部无言的史书,记录着摆手堂的历史变迁。这些文字不仅让我们了解到摆手堂的修建和修复过程,更让我们感受到了土家人对祖先和传统文化的敬重与传承。

三、特色探秘:土家文化的活化石

(一)建筑风格:质朴而庄重

舍米湖摆手堂占地 500 余平方米,整体呈长方形,就像一个方正的历史宝盒,静静地安放在村南的山坡上 。它的周围,一圈院墙环绕,这些院墙均是用山石砌筑而成,每一块石头都带着岁月的痕迹,仿佛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院墙的前方正中,便是大门,大门略呈牌坊状,两立柱和横楣皆为长柱形条石,它们稳稳地支撑着这座古老的建筑,展现出一种古朴而庄重的气质。在立柱与横楣接榫处,左右各镶半月形石牙一块,这小小的石牙,不仅起到了装饰的作用,更体现了土家人精湛的工艺和独特的审美。

从大门进入,一条石铺甬道映入眼帘,它位于院落的中线上,仿佛是一条时光的隧道,将人们带入土家族的历史长河。道旁夹植着高大古柏五株,这些古柏郁郁葱葱,如同忠诚的卫士,守护着这座神圣的殿堂。古柏的存在,既增添了幽静的气氛,又便于跳摆手舞时悬挂红灯。每当夜幕降临,红灯亮起,整个摆手堂便笼罩在一片神秘而祥和的氛围之中,如梦如幻,令人陶醉。

神堂是摆手堂的核心建筑,它的墙壁同样是由石块砌成,上覆 “人” 字披的黑瓦 。与那些雕梁画栋、斗檐飞拱的建筑不同,神堂没有华丽的装饰,却显得简单厚重,朴实无华。它的每一块石头、每一片瓦片,都散发着一种原始而纯粹的美,让人感受到土家人的质朴与真诚。神堂内供奉着土家先祖彭公爵主、向老官人和田好汉塑像 ,这些塑像栩栩如生,仿佛在诉说着土家先祖的丰功伟绩,让人不禁心生敬畏之情。

(二)摆手舞:灵动的土家风情

舍米湖摆手堂,不仅是一座建筑,更是土家族文化的灵魂所在,而摆手舞,则是这灵魂中最灵动的音符。当激昂的锣鼓声响起,土家儿女们便会齐聚在摆手堂前,身着绚丽多彩的民族服饰,跳起欢快的摆手舞。那独特的舞姿,仿佛是一部生动的史书,记录着土家族的历史与文化,展现着土家人的生活与情感。

摆手舞的动作特点鲜明,以顺拐、屈膝、颤动、下沉为主要特征 ,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韵律和节奏。舞者们甩同边手、走同边脚,动作粗犷健美,摆姿流畅自如、稳健大方。这种独特的舞蹈风格,与土家族的生活环境和劳动方式密切相关。土家人生活在山区,山高林密,道路崎岖,他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形成了这种独特的身体语言,用来表达对自然的敬畏、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

摆手舞按其内容可分为农事舞、狩猎舞、生活舞、军事舞等 ,每一种舞蹈都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农事舞中,舞者们通过模仿播种、插秧、收割等动作,展现了土家人对土地的热爱和对丰收的渴望;狩猎舞里,舞者们模拟追赶野兽、拉弓射箭等场景,体现了土家人的勇敢和智慧;生活舞则涵盖了打粑粑、梳头、挑水等日常生活中的点滴,充满了浓浓的生活气息;军事舞中,舞者们展示了战斗、拼杀等动作,反映了土家族的历史和战争记忆。这些舞蹈动作,不仅是土家人生活的真实写照,更是他们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

(三)文化传承:代代相传的火种

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舍米湖摆手堂一直是土家族文化传承的核心场所 。在这里,土家人通过祭祀、舞蹈、歌唱等形式,将自己的文化代代相传,使其得以延续和发展。每年的正月初三至十五,是舍米湖村最为热闹的日子,村民们会举行盛大的摆手节。在这期间,男女老少齐聚摆手堂,身着盛装,跳起摆手舞,唱起摆手歌,共同庆祝新年,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文明的冲击也给土家族文化的传承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为了保护和传承这一珍贵的文化遗产,当地政府和民间组织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一方面,加大对摆手堂等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投入资金进行修缮和维护,使其得以保存完好;另一方面,积极开展摆手舞的传承和推广工作,通过举办培训班、文化活动等形式,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摆手舞传承人。如今,在舍米湖村,上至白发苍苍的老人,下至天真活泼的孩童,几乎人人都会跳摆手舞。摆手舞已经成为土家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不仅是一种舞蹈,更是一种文化的象征,一种民族的精神寄托。

在舍米湖,还有许多像彭承金这样的民间艺人,他们一生致力于摆手舞的传承和发展 。他们通过口传身教的方式,将摆手舞的技艺和文化内涵传授给年轻一代。同时,他们还不断创新和发展摆手舞,将现代元素融入其中,使其更具时代感和吸引力。在他们的努力下,摆手舞这一古老的艺术形式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不仅在土家族地区广泛流传,还走向了全国乃至世界的舞台。

四、适合人群:总有一款吸引你

舍米湖摆手堂独特的文化魅力和自然风光,使其成为了不同人群心仪的旅游胜地,在这里,每个人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乐趣与收获。

对于历史文化爱好者而言,舍米湖摆手堂无疑是一座历史的宝库 。走进摆手堂,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土家族的古老岁月。这里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你可以仔细研读堂前石碑上的文字,了解摆手堂的修建和修复历史,感受岁月的沧桑变迁;也可以参观神堂内供奉的土家先祖塑像,聆听那些流传千年的英雄故事,探寻土家族的起源与发展。在这里,历史不再是枯燥的文字记载,而是变得鲜活而生动,让人仿佛能够触摸到土家人的过去,领略到他们的智慧与勇气。

舞蹈爱好者来到舍米湖摆手堂,就如同鱼儿游进了大海 ,能够尽情地汲取艺术的养分。在这里,他们可以近距离欣赏到原汁原味的摆手舞表演,学习摆手舞独特的动作和韵律。在土家民间艺人的指导下,亲身参与到摆手舞的学习中,感受这种古老舞蹈的独特魅力。从简单的摆手动作到复杂的舞蹈组合,每一个动作都充满了力量与美感,让人沉浸其中,乐此不疲。同时,还可以与当地的舞蹈爱好者交流心得,共同探讨摆手舞的传承与发展,为自己的舞蹈学习之旅增添一份难忘的回忆。

摄影爱好者更是不会错过舍米湖摆手堂这片摄影的天堂 。这里的自然风光如诗如画,古老的摆手堂在青山绿水的映衬下显得格外古朴典雅,是拍摄人文景观和自然风光的绝佳素材。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洒在摆手堂的屋顶上,金色的光芒与古老的建筑相互交融,形成一幅美丽的光影画卷;傍晚,夕阳西下,余晖将整个村落染成一片金黄,袅袅炊烟从吊脚楼上升起,构成了一幅宁静祥和的田园风光图。此外,土家儿女身着盛装跳起摆手舞的精彩瞬间,也是摄影爱好者们镜头下的绝佳题材。他们用镜头捕捉每一个动人的画面,将舍米湖摆手堂的美丽与魅力定格成永恒。

亲子家庭来到舍米湖摆手堂,也能度过一段欢乐而有意义的时光 。孩子们可以在这里亲近大自然,感受乡村生活的宁静与美好。在田野间奔跑嬉戏,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欣赏着五彩斑斓的田园风光,让孩子们的身心得到充分的放松。同时,还可以一起参与到土家文化的体验活动中,如学习摆手舞、制作土家传统美食等。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不仅能够了解土家族的文化和传统,还能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家长们也可以借此机会,与孩子们增进感情,共同创造一段美好的亲子回忆。

五、游玩注意事项:畅游无忧

为了让大家在舍米湖摆手堂拥有一段愉快、安全且难忘的旅程,在游玩过程中,还需留意以下几点:

(一)尊重民俗

摆手堂作为土家族祭祀祖先和传承文化的神圣之地,有着诸多传统习俗和禁忌 。进入摆手堂时,务必保持庄严肃穆,切勿大声喧哗、追逐打闹。尊重土家族的祭祀传统,不随意触碰祭祀用品,未经允许,不要对祭祀仪式进行拍摄。在观看摆手舞表演时,要对舞者表示尊重和赞赏,不要做出不恰当的评价或举动。若有幸参与到当地的民俗活动中,应遵循当地人的指引,积极融入其中,展现出对土家族文化的尊重和热爱。

(二)保护环境

舍米湖摆手堂周边的自然环境优美,古老的建筑和珍贵的文物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文化 。在游玩过程中,请大家爱护环境,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将垃圾放入指定的垃圾桶内。不随意采摘花草树木,不破坏周边的生态环境。对于古建筑和文物,要倍加珍惜,不刻画、不攀爬,共同守护这一方珍贵的文化遗产,让后人也能领略到它的魅力。

(三)了解开放时间

为了避免耽误您的行程,建议在前往舍米湖摆手堂之前,提前了解其开放时间 。可以通过官方网站、旅游平台或当地旅游咨询中心获取相关信息。同时,要合理安排出行时间,预留足够的时间用于参观和游玩。如果遇到特殊情况,如节假日、维修等,开放时间可能会有所调整,请及时关注相关通知,以免白跑一趟。

(四)观赏表演须知

若您观看摆手舞表演,要遵守现场秩序,听从工作人员的指挥 。按照指定的区域就座,不要随意走动,以免影响他人观看。表演过程中,不大声喧哗,不随意接打电话,保持安静,用心感受舞蹈的魅力。关闭闪光灯,避免对舞者和其他观众造成干扰。可以用相机或手机记录下精彩瞬间,但要注意不要影响表演的正常进行。

探索后的回响

舍米湖摆手堂,这颗镶嵌在鄂湘渝交界处的璀璨明珠,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悠久的历史、鲜明的特色,散发着无尽的魅力。它不仅是土家族文化的象征,更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瑰宝。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与土家人民的勤劳智慧完美融合,领略到古老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出的勃勃生机。

无论是追寻历史的足迹,还是欣赏独特的建筑风格;无论是沉醉于摆手舞的灵动,还是体验土家文化的深厚底蕴,舍米湖摆手堂都能满足你的期待。它就像一本打开的史书,每一页都写满了故事;又像一首悠扬的乐章,每一个音符都跳动着土家人民的热情。

如果你渴望远离城市的喧嚣,寻找一片宁静的心灵栖息地;如果你对历史文化充满热爱,想要探寻那些被岁月尘封的记忆;如果你钟情于独特的民俗风情,期待一场与众不同的旅行,那么,舍米湖摆手堂绝对是你的不二之选。来吧,踏上这片神奇的土地,亲身感受它的魅力,让舍米湖摆手堂成为你心中一段难忘的记忆。同时,让我们共同努力,保护和传承这一珍贵的文化遗产,让它的光芒永远闪耀在中华大地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