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 © 湖北恩施旅游景点特色美食网 沪ICP备2024076785号
2025-04-01
板沙界起义遗址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是恩施地区革命精神的不朽象征。它位于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来凤县旧司镇板沙界村,这片土地见证了一场改写历史进程的伟大起义,镌刻下了无数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
在 20 世纪 20 年代,中国正处于社会大变革的浪潮之中,来凤县人民在封建军阀、团防和反动政权的重重压迫下,生活苦不堪言。苛捐杂税多如牛毛,土匪肆虐横行,百姓们衣不蔽体、食不果腹,挣扎在生死边缘。“天是我的屋,地是我的铺,倒拐子作枕头,盖的是肋巴骨”,这句民谣便是当时来凤贫苦农民悲惨生活的真实写照 ,民众的反抗情绪如地下涌动的岩浆,一触即发。
1919 年,五四运动的消息传到了来凤这个偏远山区,犹如一声惊雷,激起了当地青年的爱国热情。张昌岐、杨维藩、周若冰等一批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爱国热血青年,受到新文化、新思想的影响,纷纷走出大山,前往宜昌、武汉等大中城市求学,探寻救国救民的真理。他们在求学过程中,直接受到董必武、陈潭秋、恽代英等早期共产主义知识分子的教育和熏陶,积极参加各种社会革命活动,思想觉悟和斗争才干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1925 年,张昌岐、胡楚藩等共产党员响应中共武汉地委和国民党湖北省党部的号召,回到来凤开展革命活动。他们深入农村,创办农民夜校,向农民宣传革命思想,组织农民运动。1926 年秋,为了反抗反动统治,张昌岐、吴郅堂等革命者发动农民 300 多人,在板沙界修建寨堡。这里地势险要,四周沟壑环绕,易守难攻,是一个天然的军事要塞。他们在这里集训操练,打造大刀、长矛、铁爪、火铳等武器 400 余件,建立起了鄂西南第一支农民革命武装 —— 农民自卫军。
1926 年 10 月 28 日,这是一个载入史册的日子。张昌岐、刘岳生、吴郅堂等人在板沙界寨堡集合农民自卫军队员 300 余人,庄严宣布武装起义。起义军兵分 4 路,向驻扎在来凤县城的北洋军阀于学忠部孟伯夫连发起进攻。尽管起义军士气高昂,但由于缺乏战斗经验和武器装备落后,攻城行动最终未能成功。然而,这次起义仍然给城内守敌以沉重打击,迫使他们仓皇撤离来凤。板沙界起义打响了恩施地区由共产党领导的农民起义第一枪 ,点燃了土家山寨的革命烈火,拉开了来凤乃至整个鄂西大革命运动的序幕,为来凤工农革命运动的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随后,农民运动在来凤县蓬勃发展。1927 年 2 月,张昌岐亲手建立了全县第一个农协 —— 茅草滩农民协会,各乡农民协会如雨后春笋般纷纷成立,农民自卫军迅速壮大。他们开展了一系列斗争,击毙反动团阀,逮捕反动县知事,革命运动呈现出燎原之势。然而,革命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1927 年,蒋介石、汪精卫相继发动反革命政变,全国陷入白色恐怖之中。来凤境内及周边的反动势力也趁机反扑,鄂湘川边反动势力纠集数千人枪围攻县城。张昌岐指挥农民自卫军顽强抗击两天两夜,但终因寡不敌众,城破突围。不久后,张昌岐被叛徒出卖被捕。敌人对他施以惨无人道的酷刑,但他始终坚贞不屈,最后在县城西门外慷慨就义,年仅 27 岁 。
板沙界起义虽然最终失败了,但它的历史意义不可磨灭。它是恩施州历史上的首创,是共产党领导下的农民武装革命运动的重要实践,为后来的革命斗争积累了宝贵经验。这次起义受到了当时中共湖北省委领导董必武、陈潭秋等人的高度赞扬,中共武汉区委机关报《楚光日报》还专题报道了这一事件。板沙界起义遗址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革命精神的传承之所,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勇往直前,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板沙界起义遗址位于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来凤县旧司镇东部板沙界村寨子堡 ,这是一个充满神秘色彩和历史韵味的地方。当你踏入这片土地,便能感受到它独特的魅力。
从远处眺望,蜿蜒的 “四好农村路” 像一条灵动的丝带,在山间轻盈地穿梭 。沿着公路前行,两旁的民居错落有致地点缀在青山绿水之间,构成了一幅宁静而和谐的田园画卷。这里的建筑风格极具土家特色,木质结构的房屋,雕花的门窗,青灰色的瓦片,处处彰显着土家人民的智慧和艺术气息。
到了秋天,层林尽染,漫山遍野的树木像是被大自然打翻了调色盘,红的、黄的、橙的,交织在一起,美不胜收。漫步在村落里,空气中弥漫着泥土和草木的芬芳,偶尔还能听到几声清脆的鸟鸣,仿佛置身于世外桃源,让人心旷神怡。
板沙界起义遗址所处的寨子堡海拔 850 米 ,四周沟壑环绕,地势险要,犹如一座天然的堡垒,易守难攻。这种独特的地形在当年的起义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站在寨堡之上,俯瞰四周,一切尽收眼底,敌人的一举一动都难以逃过起义军的眼睛。而那些幽深的沟壑则成为了起义军的天然屏障,为他们提供了良好的防御条件。
在冷兵器时代,这样的地势无疑是兵家必争之地。据历史记载,起义军在这里修建寨堡,集训操练,打造武器,为起义做了充分的准备。他们利用这里的地形优势,与敌人展开了激烈的战斗,虽然最终起义失败了,但这段历史却永远地铭刻在了这片土地上。如今,当我们站在这片土地上,依然能够感受到当年战斗的激烈和起义军的英勇无畏。
板沙界起义遗址不仅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保存完好的遗迹也让人叹为观止 。遗址面积约 3500 平方米 ,整体呈 “凸” 字型,布局严谨,结构巧妙。
它分内外三层,每层都有青石垒砌的寨墙,这些寨墙高达 3 至 5 米 ,历经岁月的洗礼,依然坚固如初。寨墙上设有密密麻麻的枪眼,仿佛在诉说着当年战斗的激烈。这些枪眼不仅是防御的重要设施,也是起义军智慧的结晶。通过枪眼,起义军可以清楚地观察到敌人的动向,同时向敌人射击,给敌人以沉重的打击。
每层之间有通道相连,方便起义军在战斗中迅速转移和支援 。另外,还挖有地道通往寨外,这是起义军的秘密通道,在关键时刻可以用来撤退或运送物资 。想象一下,当年起义军在这些通道和地道中穿梭,与敌人展开周旋,是何等的英勇无畏。
遗址内的训练场平整宽阔,虽然经过了近百年的风雨侵蚀,但依然能看出当年的规模。这里是起义军集训操练的地方,曾经回荡着战士们响亮的口号声和整齐的脚步声。他们在这里刻苦训练,提高自己的战斗技能,为起义的胜利做着充分的准备。
情报通道也是遗址的一大特色。在战争年代,情报的传递至关重要。起义军通过这些隐蔽的情报通道,及时获取敌人的情报,为战斗的胜利提供了有力的支持。这些情报通道就像一条条无形的纽带,将起义军与外界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如今,板沙界起义遗址内的寨墙、枪眼、训练场、情报通道等遗迹保存良好 ,是研究土家族人民革命斗争的珍贵实物见证。当你站在这些遗迹前,抚摸着古老的石头,仿佛能看到当年起义军在这里战斗的场景,感受到他们为了自由和解放而英勇奋斗的精神 。
板沙界起义遗址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人们前来参观游览 ,成为了一个全民皆宜的红色旅游胜地。
对于党员干部来说,这里是一座生动的革命传统教育课堂,是进行党性洗礼的神圣殿堂。在政治生活馆内,一幅幅珍贵的历史图片、一件件真实的文物展品,仿佛在诉说着那段波澜壮阔的革命岁月,让党员干部们深刻感受到革命先辈们为了实现理想信念,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的坚定决心和崇高精神。他们在这里重温入党誓词,回顾党的光辉历程,更加坚定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增强了党性修养,激发了工作热情。正如一位党员干部参观后所说:“在这里,我深刻体会到了党的初心和使命,更加明确了自己的责任和担当,我将以革命先辈为榜样,努力工作,为党和人民的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学生群体也是板沙界起义遗址的重要访客。对于他们而言,这里是一个充满历史故事的大课堂 。通过实地参观,他们可以更加直观地了解历史课本上的知识,感受革命先辈们的英勇事迹,增强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武汉科技大学研究生暑期社会实践团队队员杨琴在参观政治生活馆后,感慨地说:“来之前,有了解到来凤是革命老区县。这次,通过参观政治生活馆,让我更深刻地认识到,为探索革命新道路,当地党员群众付出了巨大牺牲,他们战天斗地、与军阀斗争的故事令我感动。” 在这里,学生们不仅能学习到历史知识,还能培养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和社会责任感,为他们的成长和未来奠定坚实的基础。
普通游客来到板沙界起义遗址,既能欣赏到美丽的自然风光,又能感受到浓厚的红色文化氛围 。他们漫步在蜿蜒的山路上,欣赏着周围的青山绿水,呼吸着清新的空气,仿佛置身于世外桃源。而当他们走进起义遗址,了解到那段英勇的革命历史时,又会被革命先辈们的精神所震撼。在这里,游客们可以放松身心,享受大自然的馈赠,同时也能接受红色文化的熏陶,收获一份独特的旅行体验。一位游客在参观后兴奋地表示:“这里的景色太美了,空气也特别好。更重要的是,通过了解板沙界起义的历史,我对这片土地有了更深的敬意,这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旅行。”
对于老年人来说,板沙界起义遗址不仅是一个回忆往昔的地方,更是一个享受生活的好去处 。这里的幸福食堂为老年人提供了便利的餐饮服务,让他们能够品尝到美味可口的饭菜。食堂按照 “党建引领、政府奖补、自主经营、群众参与” 的思路运营,采取分类定价制度,价格实惠,服务贴心。一位老人在幸福食堂吃过午饭后,对食堂的饭菜和服务赞不绝口:“现在条件好了,吃饭也方便了。这里的饭菜价格合适、味道好,让我们老年人享福了。” 此外,老年人还可以在遗址周围悠闲地散步,回忆过去的岁月,感受着时代的变迁,享受着宁静而美好的时光。
为了让大家拥有一次愉快、安全且有意义的板沙界起义遗址之旅,以下这些游玩注意事项可一定要牢记。
板沙界起义遗址是革命先辈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纪念意义 。我们在参观时,务必怀着崇敬之心,遵守景区的规章制度,不随意触摸、破坏文物古迹 。每一块石头、每一处遗迹都承载着那段波澜壮阔的革命历史,我们要珍惜和保护它们,让这份红色记忆得以永远传承。
恩施的天气变化多端,在前往板沙界起义遗址之前,一定要提前查看天气预报 。备好合适的衣物和雨具,以应对可能出现的天气情况。如果遇到雨天,山路可能会比较湿滑,行走时要格外小心,注意安全,避免发生意外。同时,根据天气状况合理安排行程,确保能够充分享受旅行的乐趣。
板沙界村的幸福食堂为游客提供了便利的餐饮服务 ,但要注意其开放时间和收费标准。幸福食堂按照 “党建引领、政府奖补、自主经营、群众参与” 的思路运营 ,早餐统一标准每位为 4 元 。午餐和晚餐则采取分类定价制度,60—69 岁老年人每餐 8 元,70—79 岁老年人每餐 6 元,80—89 岁老年人每餐只需支付 4 元 。90 岁及以上老年人、孤儿及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可以免费用餐 。了解这些信息,能让你的用餐安排更加合理。
在出行前,要提前查询交通状况,规划好前往板沙界起义遗址的路线 。如果是自驾,要注意道路的路况,特别是山区道路可能会比较狭窄和崎岖,需谨慎驾驶 。如果选择公共交通,要了解班车的时刻表,以免耽误行程 。此外,景区周边的停车位可能有限,尽量早一点到达,避免停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