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 © 湖北恩施旅游景点特色美食网 沪ICP备2024076785号
2024-12-26
来凤县,地处湖北省西南部、武陵山腹地,是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一颗璀璨明珠。这里东南接湖南龙山,西南邻重庆酉阳,东北与本省宣恩相交,西北与本省咸丰交界,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其拥有丰富多样的自然风光和民族文化。作为全国第一个实行土家族民族区域自治的地方,来凤享有 “歌舞之乡” 的美誉,是巴楚文化重要沉积带和土家文化重要发祥地,摆手舞更是被誉为 “东方迪斯科”。
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还藏着许多令人流连忘返的旅游景点,每一处都有着独特的魅力,等待着游客去探索和发现。
卯洞风景区位于湘、鄂、渝三省(市)交界处的酉水河来凤县百福司镇段,距县城以南三十七公里。卯洞是一座骑跨在酉水河上的大型伏流洞,酉水从洞中穿过,形似 “卧龙吞江”,气势恢宏。洞高 38 米,宽 58 米,长 220 米,洞内景观奇特,洞顶平展,洞壁垂直,犹如现代建筑的现浇板和墙壁一般。洞口环形的悬崖从山顶垂至河床,非常险峻雄伟。在悬崖绝壁上,还有许多依托岩缝生长的小树和藤蔓,为卯洞增添了几分清秀与幽雅。
卯洞的形成源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其周边的地质条件独特,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地貌。与卯洞毗邻的一平方公里范围内,分布着大小溶洞数十个,这些溶洞或在山顶,或在山腰、绝壁、河边,各溶洞相互依存,形成了奇特的溶洞奇观。有的溶洞内部布满了形态各异的钟乳石和石笋,有的则有着幽深的地下河,神秘莫测。
游客在此可以乘船游览卯洞,感受酉水穿洞而过的磅礴气势,欣赏两岸石峰溶洞星罗棋布的美景,还可以去探索周边的溶洞群落,体验探险的刺激与乐趣。
来凤大峡谷是恩施大峡谷的一部分,这里的地貌奇特,水流湍急,峡谷幽深,平均深度达 200 米,两岸山峰陡峭,岩石纹理独特,仿佛是大自然精心雕刻的艺术品。峡谷内植被覆盖率高达 95% 以上,生态环境优良,空气清新,是亲近自然、放松身心的好去处。
大峡谷内的河流奔腾不息,清澈见底,在峡谷底部形成了多个深潭和浅滩,为整个峡谷增添了灵动之美。沿途还有许多瀑布从悬崖上倾泻而下,水花飞溅,气势恢宏,如银河落九天般壮观。
游客可以沿着峡谷内的徒步路线前行,穿梭于林间小道,攀爬陡峭山坡,领略峡谷的壮美风光,感受大自然的神奇魅力。同时,这里也是摄影爱好者的天堂,能够拍摄到许多令人惊叹的自然美景。
仙佛寺位于湖北省来凤县翔凤镇关口村酉水河西岸,东与湖南省龙山县隔河相望,南距来凤县城关约 7 千米,西距 209 国道约 1 千米,地处湖北来凤、宣恩、湖南龙山两省三县交界之地。仙佛寺凿于东晋咸康年间(335 年 - 342 年),是中国开凿年代最久远的石窟寺之一,也是湖北省唯一的石窑寺。寺内摩岩造像群(俗称咸康佛)坐西朝东、依山临水,工艺精湛,有佛、弟子、菩萨等造像 31 尊。
其建筑风格独特,全寺陷栖崖壁之中,重檐三叠,干栏式庙宇直伸河沿。石窟高约百余米,壁上佛三尊,依壁建阁三层,有大小石佛 100 余尊,雕工古朴精湛。在石佛北端的石壁上,刻有 “仙佛寺” 三字。古人上倚绝壁、下临深潭,建干栏式吊脚楼式窟檐三重,檐际藤萝披覆,悬泉飞溅,四时疑雨;槛内古柏笼烟,春兰秋菊,桂香怡人,环境极为清幽。
仙佛寺集儒、释、道、巫四教于一体,是鄂湘渝黔四省(市)边区最大的宗教场所,也是土家族、苗族等少数民族的宗教圣地,每年农历 2 月 19 日、6 月 19 日、9 月 19 日分别会举办三次庙会,庙会期间,这里热闹非凡,香烟缭绕,信众云集,不仅有庄重的宗教仪式,还有各种民俗活动和特色小吃,吸引着大量游客前来感受宗教文化的庄严与神秘,领略传统民俗的独特魅力。
景区内还有佛光普照广场、仙佛映月、楹联长廊、翰墨碑林、祥云霞光、奇缘古道、佛潭栈道等景点。佛光普照广场是武陵山区最大的观音道场、佛教文化中心和边区民俗文化活动中心,占地面积 4.5 万余平方米,由石牌坊和双面观音造像等景观组成,石牌坊八柱七门,气势宏大,雕刻精美;双面观音塑像通高 32 米,代表 32 万颗来凤各族群众佛心,仙颜慈怀,庇佑两湖。翰墨碑林收藏着仙佛寺历代文人雅士、高僧大德墨宝,以及当代诗词楹联大家题咏作品,传承着仙佛寺的诗词文化。
景区配套设施完善,设有停车场、游客中心、餐厅等,为游客提供便利的服务。游客可以在这里了解佛教文化的博大精深,欣赏古代建筑的精美绝伦,感受宗教与民俗融合的独特氛围,放松身心,获得心灵的宁静与慰藉。
舍米湖摆手堂位于来凤县百福司镇河东乡土家山寨,距恩施 170km,距来凤县 48km。始建于清顺治八年(1651 年),是土家族最古老的舞堂,也是中国现存最早的摆手堂之一,为渝东、湘西、鄂西土家族摆手舞的发祥地,因而被誉为 “摆手之乡”“神州第 — 摆手堂”。
摆手堂是土家族祭祀祖先和庆祝丰收的集会场所,来凤县现存摆手堂 3 处,最大最完整的是舍米湖摆手堂。其占地 500 余平方米,呈长方形,周围圈以院墙,系用山石砌筑。大门位于院墙前方正中,略呈牌坊状,两立柱和横楣皆为长柱形条石,在立柱与横楣接榫处,左右各镶半月形石牙一块,大门与神堂之间是一条石铺甬道,位于院落的中线上,道旁夹植高大古柏五株,既增添幽静气氛,又便于跳摆手舞悬挂红灯。神堂的墙壁也是石块砌成,上覆 “人” 字披的黑瓦,无雕梁画栋和斗檐飞拱,显得简单厚重,朴实无华,与一般佛寺道观全然不同。神堂三间,供奉土家先祖彭公爵主、向老官人和田好汉塑像。
摆手舞是土家族的传统舞蹈,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文化内涵。每年新春佳节,舍米湖寨内热闹非凡,人们披红戴绿,男女老少齐到摆手堂,场内松树上张灯结彩,群众围绕松树跳舞,鸣锣击鼓,通宵达旦。舞者们身着传统服饰,动作粗犷豪放,节奏明快有力,通过舞蹈展现土家族的历史、传说、生产生活等场景,表达对祖先的敬仰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在舍米湖,游客还可以深入体验土家族的民俗活动,如土家族的传统婚礼、哭嫁等习俗,品尝土家族的特色美食,如油茶汤、合菜、粑粑等,感受土家族人民的热情好客和独特的生活方式,领略土家族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独特魅力。
杨梅古寨位于来凤、咸丰两县交界处的三胡乡黄柏村,是国家 4A 级旅游景区、湖北省古杨梅群落自然保护区、湖北省旅游名村、湖北省少数民族十佳特色村寨等,有 “湖北杨梅第一乡” 的美誉。
这里有优质杨梅 1.4 万余亩,树龄在 100 年以上的古杨梅树近 1000 多棵,最大树龄达 1200 年。古寨内保存着完整的古寨、古庙、古戏台,传统的木质结构建筑和古朴的风格,让人仿佛置身于古老画卷之中,漫步其间,可感受岁月沉淀与历史的厚重。
古寨的布局错落有致,寨中道路蜿蜒曲折,连接着各个角落。古民居依山而建,小青瓦、马头墙错落有致,飞檐斗拱、雕花门窗精美绝伦,既展现了土家建筑的特色,又融合了徽派建筑的风格,别具一番韵味。
古杨梅树是杨梅古寨的一大特色,这些历经岁月沧桑的古树,形态各异,有的树干粗壮,需数人合抱;有的枝繁叶茂,如同一把把撑开的大伞。每年杨梅成熟的季节,枝头挂满了紫红色的果实,酸甜多汁,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采摘品尝。
景区分为 “北部古文化体验区、中部民俗风情体验区、南部观光休闲区” 三个功能区,涵盖山寨迎客、八股悟禅、巴盐古道、糍粑岩探秘、水上运中心、梦回乾隆、上坝院子、凉桥飞渡、演艺中心、桃花岛、十娘子桥、层叠式峰林、雄狮观瀑等景点。游客在这里可以欣赏到独特的自然风光,如七彩谷中集山、水、洞、溪、泉、瀑于一体,植被茂密、景色怡人,尤以规模宏大、造型奇特的层叠式石林最为震撼,堪称地质奇观;还可以体验到丰富的民俗文化,如观看地道的南剧演出,感受土家文化和汉文化的融合。
此外,古寨内还有传统的碾坊、油坊等手工作坊,游客可以亲眼目睹传统手工艺的制作过程,品尝到新鲜出炉的土家特色美食,如油粑粑、炸洋芋、土家腊肉等,感受浓浓的乡土气息。
来凤县交通便利,外部交通可通过多种方式抵达:
飞机:从恩施许家坪机场下机的游客可乘坐长轿到来凤,下载 “云上来凤” app 点击服务→交通出行→长轿预约寻找乘坐车辆,用时约 1.5 小时。
高铁:从恩施火车站下站的游客可乘坐长轿到来凤,下载 “云上来凤” app 点击服务→交通出行→长轿预约寻找乘坐车辆,用时约 1.5 小时;从来凤火车站下站的游客可乘坐来凤 9 路公交车到达来凤县文体局文化广场;从龙山北站下站的游客可乘坐龙山 106 路转龙达 101 路到达来凤县文体局文化广场。
自驾:恩施至来凤全程 104 公里(约 1.5 小时),约 68 元,可沿航空大道→民族路→安来高速→恩黔高速→来凤大道→凤仪大道→武汉大道→来凤县文体局文化广场行驶;张家界至来凤全程 176 公里(约 2.5 小时),约 86 元,可走 352 国道→张花高速→龙吉高速→来凤大道→凤仪大道→武汉大道→来凤县文体局文化广场;重庆至来凤全程 365 公里(约 4.5 小时),约 220 元,路线为中山四路→中山三路→大石路→海峡路→包茂高速→张南高速→来凤大道→凤仪大道→武汉大道→来凤县文体局文化广场。
内部交通方面,来凤县的公交网络覆盖部分景点,游客也可以选择打车出行,出租车起步价合理,方便快捷,还可以租车自驾,自由穿梭于各个景点之间,欣赏沿途的风景。
当地美食丰富多样,独具特色,不容错过:
土家腊肉:来凤人素有冬季腌制腊肉的习惯,将鲜肉用盐腌制后,悬挂通风处自然风干,其色泽诱人,呈漂亮的琥珀色,表面附有一层薄薄的烟熏膜,气味清香。食用时,腊肉可炒菜、炖汤,或者直接蒸着吃,口感醇厚,肥而不腻,瘦而不柴,咸香可口,是来凤餐桌上的常见佳肴,也是游客喜爱的特色美食之一。
油茶汤:作为来凤人的早点首选,油茶汤由茶叶、花生米、芝麻、核桃、瓜子、冰糖等食材炒制而成,既能当零食,也可作早餐。食用时,将其泡在碗里,加入葱花和香油,再放上一勺白糖搅拌均匀,香气四溢,口感丰富,既有茶叶的清香,又有坚果的醇厚,味道回味无穷,具有鲜明的民俗风味特征,正如来凤土家山歌唱的:“一天不喝油茶汤,满桌酒肉都不香”。
社饭:社饭是由糯米、五花肉、鲜笋、香菇等食材精心制作而成,做法较为讲究。先把竹笋和香菇熬成浓稠的汤汁,再将淘洗干净的糯米拌入其中,使每颗米都沾染浓浓的香味。煮熟后的社饭油亮滑糯,清香扑鼻,米香、肉香、笋香和香菇的香气相互交融,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是来凤特色美食之一,深受当地人和游客的喜爱。
酸汤猪脚:这是来凤特产之一,把切好的猪脚用热水焯一下,然后和切好的酸菜一起下锅焖煮,即可品尝到香嫩爽滑的酸菜猪脚。如果喜欢吃辣,还可以加入干辣椒一起煮,来凤的酸菜是用青菜发酵而成,酸味浓郁,脆嫩爽口,与猪脚一起焖煮后,咸香酸辣味弥漫在唇齿之间,让人食欲大增,是一道令人回味无穷的特色菜肴。
包谷酒:包谷酒是用玉米酿造而成的白酒,色泽透明,味道清甜,后劲十足,故而也被称为 “催肥酒”,因为吃了容易长胖(PS:包谷酒度数低,但劲大)。当地居民常饮用包谷酒,游客也可以尝试一下这种具有地方特色的美酒,感受其独特的风味,但饮酒要适量。
旅游注意事项:
天气方面:来凤县气候属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湿润型山地气候,具有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温暖湿润、四季分明、雨量充沛、雨热同期的特点。但山区天气多变,建议游客出行前查看天气预报,携带雨具和适合不同天气的衣物,如夏季防晒衣、冬季保暖外套等,以便应对突发天气变化。
安全方面:来凤县部分景点位于山区,地势较为陡峭,游客在前往景点时要注意安全,特别是在徒步旅行或攀爬时,要遵循景区指示牌,切勿离开指定路线,避免发生意外事故。在参加水上活动时,要穿戴好救生设备,听从工作人员指挥。此外,来凤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地区,游客需要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不得随意拍照或干扰当地民众的生活,保持礼貌和谦逊,与当地居民友好相处,这样才能更好地融入当地文化,享受旅行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