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 © 湖北恩施旅游景点特色美食网 沪ICP备2024076785号
2024-12-26
鹤峰县,地处湖北省西南部边陲,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东南部,犹如一颗深藏在山水之间的璀璨明珠。这里东北邻湖北省五峰县,东南与湖南省石门县、桑植县接壤,西靠宣恩县、恩施市,北连建始县、巴东县,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其融合了各地的自然风光与人文风情。
鹤峰县地形西北高、东南低,山地地形为主,造就了其丰富多样的自然景观。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湿润气候,四季分明,春凉夏热,年降水量达 1600 毫米左右,年平均气温 13℃-21℃,为这片土地孕育了葱郁的植被和灵动的水系。境内河流以澧水水系为主,流域面积 2592 平方千米,潺潺流水穿梭于群山峻岭之间,滋养着这片土地上的万物生灵。
早在约 2000 年前,土家族的先民容米部落便在此繁衍生息,元至正十年(公元 1350 年)设立四川容米峒军民总管府,开启了鹤峰的设官历史。此后历经明、清时期的土司统治,直至雍正十三年(公元 1735 年)改土归流,鹤峰的历史文化底蕴在岁月的长河中不断沉淀积累。深厚的历史文化与秀美的自然风光相互交融,使得鹤峰县成为一个充满魅力与神秘的旅游胜地,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探寻它的独特之美。
屏山峡谷位于鹤峰县容美镇,距县城 12.5 公里,平均海拔 1175 米,属典型的二高山喀斯特地貌。峡谷幽深,四周峭壁林立,溪流环绕,峰峦与河谷底部高差千米以上,形成了罕见的峡谷和地缝风光。这里植被茂盛,森林覆盖率超 80%,空气清新宜人,负氧离子含量高,是天然的氧吧。
峡谷内水质清澈见底,达到国家一级饮用水标准,在阳光照耀下,呈现出迷人的碧绿色,当水面平静时,便会出现 “悬浮船” 的奇妙景观,船行水上,如在天空之境,故而被誉为 “中国仙本那”,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打卡拍照。峡谷中还有多条瀑布,如银练般从高处飞泻而下,气势磅礴,在谷底激起层层水花和水雾,增添了灵动之美。
屏山峡谷不仅自然景观壮美,还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这里是容美土司的发祥地之一,留存着土司爵府遗址等众多历史遗迹,见证了土司时期的辉煌与繁荣。在革命战争年代,屏山也是重要的红色根据地,湘鄂边红军后方医院和红四军兵工厂曾设于此,为中国革命做出了贡献,红色文化遗迹至今仍可探寻。
四季更替,屏山峡谷各有风姿。春天,峡谷中野花烂漫,万物复苏,嫩绿的树叶与清澈的溪水相互映衬,充满生机;夏天,峡谷内凉爽宜人,是避暑的好去处,游客可以在溪边嬉戏,感受清凉;秋天,两岸山峦被染上五彩斑斓的色彩,枫叶红、银杏黄,宛如一幅绚丽的油画;冬天,峡谷中时常云雾缭绕,山峰在云雾中若隐若现,仿佛人间仙境,偶尔降下的白雪,为峡谷披上银装,更添几分圣洁与神秘。
木耳山茶园坐落于鹤峰县走马镇,是湖北省最大的连片茶园,也是 “中国三十座最美茶园” 之一。这里地势起伏,山丘浑圆,茶树成带成块分布,一垄垄茶树整齐排列,像是大地的绿色纹理。
从高处俯瞰,漫山遍野的茶树犹如一片绿色的海洋,微风吹过,泛起层层绿浪,空气中弥漫着清新的茶香。茶园中修建了观景平台和游步道,游客可以漫步其间,近距离欣赏茶树的翠绿,呼吸带有茶香的空气,还可以亲身体验采茶的乐趣,感受茶农的辛勤与收获的喜悦。
茶园周边居住着热情好客的土家族村民,他们的生活与茶紧密相连,传承着独特的茶文化。游客在此可以品尝到地道的土家茶,欣赏土家族的茶艺表演,深入了解茶的种植、采摘、制作过程,感受茶文化的博大精深。在茶园中,还有一些农家乐,为游客提供特色的农家美食,食材大多取自当地,新鲜可口,让游客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品尝到地道的乡村风味。
董家河位于鹤峰县燕子乡董家村,距县城 42 公里,平均海拔 1400 多米。董家河因董家村而得名,源于宜昌市五峰县牛庄,经过山间蛤蟆井水库,归于桃花山水电站,几次进入伏流,长达 20 多公里。
董家河的独特之处在于其 “树在水中生,水在树间流” 的奇妙景观。清澈的河水缓缓流淌,河中生长着许多树木,有的树干粗壮,枝繁叶茂,新绿满枝,它们扎根于水中,与河水、青山、蓝天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幅如诗如画的美景,仿若水中盆景,从不同角度看有不同的姿态,因此被称为 “鄂西小九寨”。
河岸两侧有 “三狮赶象”“九龟寻母” 等奇特的岩石景观,山间飞瀑如练,田园村舍错落有致,土家风雨桥横跨河面,宛如彩虹卧波。董家村田畴平整,交通阡陌,土家民居特色鲜明,民风淳朴,童叟呼应,鸡犬相闻,清代诗人顾彩在《容美纪游》中称赞这一带为 “古桃源”,行走其间,能感受到那份宁静与惬意,仿佛时光都慢了下来,让人沉醉在这自然与人文交融的美景之中,忘却尘世的喧嚣与纷扰。
容美土司遗址坐落于鹤峰县容美镇屏山村、张家村等地,作为鄂西最大的土司遗址,其历史可追溯至元至大三年(公元 1310 年),直至清雍正十三年(公元 1735 年)改土归流才结束,共传 15 代 23 土司,历经 425 年。
遗址群规模宏大,保存较好的遗迹包括爵府、中府、南府、细柳城、万全洞、万人洞、情田洞、天泉山关寨、西坪府寨、水寨、九峰桥等,分布范围达 44 平方千米。爵府遗址尤为引人注目,建于明万历年间,前面临街,石构台基的主体建筑有三进院落,两侧设有读书台、戏台、演武厅、地牢等,面积约 50 万平方米,以天然石灰岩洞穴营建府邸,尽显土司的威严与权势。
遗址内出土过上千件历史文物,还留存着大量壁刻、碑刻,这些珍贵的遗迹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角度反映了土司制度和土家族社会的面貌,对于研究土家族文化传统、民族学、社会学和历史学等方面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是人类文明的重要遗产,也是土家族历史文化的瑰宝。
鹤峰古茶道南村段位于五里乡南村村,这里是万里茶道生产路段的重要遗存,也是鄂西山区宜红茶的关键运输线。南村作为容美土司南府所在地,见证了土司辖境内茶叶生产、管理、贸易以及茶道修建的历史进程,是区域经济贸易、交通运输和文化交流的有力物证。
此段茶道保存有基岩路面、卵石路面、块石路面等不同类型道路,总长约 3 公里,沿途分布着余家桥、二房桥等 8 座古桥,大木坪红茶号、龚家茶号等 4 处茶号,以及多处驿站和古茶园,还留存有碑刻 12 通、张桓侯庙、燕喜洞等遗址,呈现出 “线路规模大、类型要素全、遗产价值高” 的显著特点。
行走在这条古茶道上,仿佛能看到昔日茶商往来、骡马嘶鸣的繁忙景象,感受到那段辉煌的茶叶贸易历史。如今,它不仅是历史的见证者,也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探寻茶道文化的奥秘,领略历史的韵味与魅力。
鹤峰县作为土家族聚居地,民俗风情浓郁醇厚。土家族的传统建筑以吊脚楼为主,依山而建,错落有致,木墙黛瓦,飞檐翘角,既通风防潮,又具美感,展现出土家族人民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智慧。
土家服饰色彩鲜艳,工艺精湛,女子服饰的大襟、银钩、三股筋等款式各具特色,男子的对襟衣服和 “一二三扎扎裤” 也别有风味,服饰上的刺绣、花边等装饰精美绝伦,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在歌舞方面,土家族摆手舞、撒叶儿嗬等传统舞蹈热情奔放,摆手舞动作优美、节奏明快,舞者们围成圆圈,手舞足蹈,展示出土家族人民的乐观与豪迈;撒叶儿嗬则是一种独特的丧葬舞蹈,舞者们在鼓点的伴奏下,通过刚劲有力的动作和高吭激昂的歌声,表达对逝者的缅怀与祝福,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和表演形式令人印象深刻。
鹤峰的民俗活动丰富多彩,充满趣味。“咂酒” 是土家族的传统饮酒习俗,众人围坐在一起,用竹管插入酒坛,依次吸食,气氛热烈,象征着团结与分享;“甩碗酒” 则更为豪爽,饮完酒后将碗用力甩碎,寓意碎碎(岁岁)平安,展现出土家族人民的粗犷与洒脱;“四道茶” 也是独具特色,包括白鹤茶、泡儿茶、油茶和鸡蛋茶,每道茶都有其特定的制作方法和寓意,如白鹤茶代表着吉祥如意,泡儿茶寓意着幸福甜蜜,油茶象征着生活富足,鸡蛋茶则表示圆满美好,游客在品尝的过程中,能感受到土家族深厚的茶文化底蕴。
游客们来到鹤峰,不仅可以欣赏到美丽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人文景观,还能深入体验土家族的民俗文化。在一些土家族村落,游客可以住进传统的吊脚楼,穿上土家服饰,与当地村民一起跳起摆手舞,品尝地道的土家美食,参与民俗活动,感受那份独特的热情与活力,深入了解土家族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传统,留下一段难忘的回忆。
前往鹤峰旅游,交通方面,可先到达恩施许家坪机场或恩施站,再转乘汽车前往鹤峰县城,县城到各景点也有多种交通方式可供选择,如班车、公交、打车或拼车等。住宿上,鹤峰县城有各类酒店,景区附近也有不少特色民宿,如屏山峡谷附近的猫窝民宿、知屏居民宿,木耳山茶园旁的鹤峰沁心居民宿等,能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美食更是不容错过,鹤峰腊肉肉质鲜嫩、香味浓郁;鹤峰薇菜味道鲜美、营养丰富;鹤峰洋芋粑粑口感酥脆;鹤峰油茶汤香气浓郁,还有叶儿粑粑、火烧茄子等特色菜肴,让您品尝到地道的土家风味。
鹤峰县的旅游景点众多,每一处都有着独特的魅力,无论是自然景观还是人文遗迹,无论是壮丽的峡谷还是宁静的茶园,无论是古老的土司遗址还是充满活力的民俗风情,都值得您细细品味和探索。收拾行囊,来鹤峰开启一场难忘的山水人文之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