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 © 湖北恩施旅游景点特色美食网 沪ICP备2024076785号
2025-04-07
在恩施丰富的旅游资源中,红二军团总指挥部旧址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散发着独特的历史光芒。它不仅是恩施红色旅游的重要地标,更是中国革命历史的生动见证者,承载着厚重的红色记忆 ,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探寻那段波澜壮阔的革命岁月。
红二军团总指挥部旧址位于恩施市鹤峰县走马镇古城村老街,坐东南朝西北 ,是一处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革命遗址。这里在 1929 年 4 月至 1933 年 2 月期间,成为了中共湘鄂西前委、红四军军部、红二军团前委、红二军团指挥部、中共湘鄂西中央分局、红三军军部的办公所在地,贺龙元帅曾在此亲自指挥了著名的走马坪收编,对红军的发展壮大起到了关键作用,在中国革命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该旧址建于民国年间,为悬山顶穿斗结构木质板装瓦房,七柱六棋,四扇三大间,建筑面积 135 平方米,面阔三间 12.3 米,进深两间 11 米,前檐柱高 4.55 米、后檐柱高 2.65 米、中柱高 6.6 米,整体建筑风格古朴典雅,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也是研究红二军团历史的重要实物材料,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纪念意义,现为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
红二军团总指挥部旧址位于恩施市鹤峰县走马镇古城村老街,其地理位置独特,处于古城村的核心地带,周边有保存较为完好的传统民居,漫步其间,能让人真切感受到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历史韵味。从高处俯瞰,旧址被青山绿水环绕,不远处的卧佛山宛如一位沉睡的巨人,默默守护着这片土地,见证着岁月的变迁,也为这片红色圣地增添了一抹神秘而宁静的自然景观 。
公共交通:从恩施市区出发,可以先前往恩施汽车站,乘坐前往鹤峰县的班车,车程大约 2 - 3 小时 ,票价根据车型不同在 50 - 80 元左右。到达鹤峰县后,再转乘前往走马镇的乡村巴士,这趟行程大概需要 1.5 - 2 小时,费用约 20 - 30 元。到走马镇后,可选择打车或者乘坐当地的三轮摩托车前往古城村老街的旧址,打车费用 10 - 15 元左右,三轮车则相对便宜一些,大概 5 - 10 元。
自驾:自驾从恩施市区出发,沿恩鹤高速行驶,路况良好,沿途风景优美,可以欣赏到恩施独特的喀斯特地貌。全程大约 100 公里,根据驾驶速度和路况,行车时间约 1.5 - 2 小时。到达鹤峰县后,按照导航指示前往走马镇,再驶向古城村。自驾的好处在于行程自由,可以随时停靠在沿途的观景台,欣赏恩施的自然风光,还能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游玩节奏,但要注意提前查询天气和路况信息 。
红二军团总指挥部旧址建于民国年间 ,在那个风云变幻的时代,它最初可能只是一座普通的民宅,承载着当地百姓的生活起居 。其悬山顶穿斗结构木质板装瓦房的建筑形式,是当时鄂西地区常见的建筑风格,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地方特色。穿斗式结构使得房屋更加稳固,能够适应山区多变的地形和气候条件 ,木质材料则给人一种质朴、温暖的感觉,与周围的自然环境相得益彰。从建筑布局上看,七柱六棋,四扇三大间的格局,既满足了居住空间的需求,又体现了一定的对称美感 ,反映出当时人们对建筑美学和实用性的追求。在那个时期,这样的建筑不仅是遮风挡雨的场所,更是家族传承和社会交往的重要空间,见证了无数的悲欢离合和岁月变迁。
1929 年 4 月至 1933 年 2 月,是中国革命历史上一段波澜壮阔的时期,而红二军团总指挥部旧址则成为了这段历史的核心舞台之一 。1929 年,贺龙率领红军来到这里,将中共湘鄂西前委、红四军军部等重要革命机关设立于此 ,从此,这座普通的建筑便与中国革命的命运紧密相连。贺龙在此亲自指挥了著名的走马坪收编,这一举措犹如一颗关键的棋子,盘活了整个革命棋局 。当时,地方武装力量分散且各自为政,红军面临着扩充实力和整合资源的紧迫任务。贺龙凭借着卓越的领导才能和敏锐的战略眼光,通过耐心的沟通和协商,成功收编了大量地方武装 ,为红军注入了新鲜血液,极大地壮大了革命力量,使红军在湘鄂西地区站稳了脚跟,为后续的革命斗争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旧址办公期间,各革命机关有条不紊地开展工作,制定战略决策,组织群众运动 ,为革命事业的发展付出了艰辛努力。中共湘鄂西前委在这里分析形势,研究对策,领导着湘鄂西地区的革命斗争;红四军军部则负责军事指挥和部队建设,不断提升红军的战斗力。这里见证了无数次激烈的讨论和决策,每一个决定都关乎着革命的前途和命运 ,工作人员们日夜忙碌,为实现革命理想而不懈奋斗。
1931 年 3 月,红二军团遵照中央指示,在湖北长阳县枝拓坪将部队改编为红 3 军,在这期间,红二军团总指挥部旧址作为重要的指挥中心,见证了这一重要的历史转变,为红 3 军的发展提供了稳定的后方支持。
1933 年 1 月上旬,中共湘鄂西中央分局在鹤峰县太平乡茅坝村李家湾召开扩大会议,总结湘鄂西苏区失败的教训,讨论部队今后的行动方针。尽管由于湘鄂西中央分局书记夏曦坚持 “左” 倾方针,错误路线没有得到纠正,但此次会议的讨论过程和决策思路,都与红二军团总指挥部旧址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其相关信息也在旧址的历史脉络中留下了深刻印记。
在这期间,红二军团(红三军)以这里为依托,积极开展土地革命,打土豪、分田地,赢得了广大农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和支持 。红军与当地百姓建立了深厚的鱼水情,百姓们踊跃参军,为红军提供物资和情报,共同为革命事业贡献力量 。旧址周边的村庄里,至今还流传着许多红军与百姓互帮互助的感人故事,这些故事成为了那段革命岁月的生动注脚 ,让后人深刻感受到了革命先辈们为了理想和信念,不畏艰难、无私奉献的精神。红二军团总指挥部旧址在革命岁月中发挥的关键作用,不仅改变了当地的历史进程,也为中国革命的最终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它的历史地位和价值,值得我们永远铭记和敬仰。
红二军团总指挥部旧址的建筑风格极具特色,采用悬山顶穿斗结构,这在当地建筑中独树一帜 。悬山顶的屋面有前后两坡,坡面悬挑出山墙外,既有利于防雨遮阳,又增添了建筑的灵动美感 。在多雨的恩施地区,这种设计能够有效地将雨水引流到地面,保护建筑主体不受雨水侵蚀 ,展现出了古人的智慧。穿斗式结构则以木柱作为主要支撑,柱间直接承檩,不用梁,使得整个建筑结构更加稳固,也节省了大量的木材资源 。这种结构方式在山区尤为适用,能够适应复杂的地形条件,同时也体现了当地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 。
从外观上看,旧址的木质板装瓦房散发着质朴的气息,与周围的青山绿水、古朴老街融为一体 ,仿佛一幅宁静的乡村画卷。建筑的七柱六棋,四扇三大间布局,规整而有序,体现了传统建筑的对称美学 。走进屋内,能看到精美的木雕装饰,虽然历经岁月沧桑,但依然能感受到当年工匠们的精湛技艺 。这些木雕图案丰富多样,有寓意吉祥的花鸟鱼虫,也有反映当地生活场景的人物故事 ,为这座严肃的革命旧址增添了一抹人文艺术的光彩 。
作为研究红二军团历史的重要实物材料,红二军团总指挥部旧址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价值 。这里是革命先辈们战斗和生活过的地方,每一寸土地都见证了那段波澜壮阔的革命岁月 。在旧址中,人们仿佛能看到贺龙元帅等革命先辈们忙碌的身影,听到他们激烈的讨论声和坚定的誓言 。这里保存的每一件文物、每一处遗迹,都诉说着革命先辈们为了实现理想,不畏艰难、英勇奋斗的故事 ,成为了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的重要载体 。
红二军团总指挥部旧址所体现的革命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 。它是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课堂,让人们深刻认识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来到这里,人们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革命先辈们坚定的理想信念、无私的奉献精神和顽强的斗争意志 ,从而激发内心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这种精神力量将永远铭刻在人们心中,成为推动社会进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动力 。
对于历史爱好者而言,红二军团总指挥部旧址无疑是一座珍贵的历史宝库 。这里是了解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历史的重要窗口,能让他们深入探寻那段波澜壮阔的革命岁月 。走进旧址,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 。通过参观旧址内的陈列文物和历史资料,他们可以详细了解红二军团的发展历程、重要战役以及革命先辈们的英勇事迹 ,如贺龙元帅在此指挥的走马坪收编,以及红二军团在土地革命中发挥的关键作用等 ,每一个历史细节都能满足他们对历史知识的渴望 ,为研究那段历史提供了丰富的第一手资料 。历史爱好者们还能从旧址的建筑风格、布局以及周边环境中,感受到当时的社会风貌和人民生活状态 ,这种身临其境的体验,是书本和影视资料无法给予的 ,能让他们对历史有更深刻、更直观的认识和理解 。
学生群体来到红二军团总指挥部旧址,将开启一场意义非凡的爱国主义教育之旅 。这里是绝佳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许多学校都会组织学生开展研学活动 。在专业讲解员的带领下,学生们可以深入了解革命先辈们为了民族解放和人民幸福,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的英勇事迹 ,深刻体会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在旧址中,学生们可以看到简陋的办公环境和生活设施,想象着革命先辈们在艰苦条件下依然坚定信念、顽强斗争的场景 ,从而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这种现场教学的方式,比课堂上的理论教育更具感染力和说服力 ,能够让学生们更加深刻地理解爱国主义的内涵 ,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通过参观学习,学生们还能拓宽视野,增长知识,将课堂上学到的历史知识与实际场景相结合,加深对历史事件的理解和记忆 ,对他们的成长和学习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
红色旅游爱好者对红二军团总指挥部旧址更是情有独钟 。这里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能满足他们对红色旅游的深度体验需求 。旧址内的每一处遗迹、每一件文物,都承载着厚重的红色记忆 ,仿佛在诉说着革命先辈们的英勇故事 。红色旅游爱好者们可以在这里追寻革命先辈的足迹,感受他们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无私的奉献精神 。除了参观旧址,周边还有许多与红二军团相关的历史遗迹和景点,如工农革命军第四军军部旧址等 ,可以串联成一条完整的红色旅游线路 ,让爱好者们全方位地领略红色文化的魅力 。一些红色旅游爱好者还会参与到当地组织的红色文化活动中,如红色故事分享会、革命歌曲演唱等 ,通过这些活动,更加深入地了解红色文化的内涵 ,获得沉浸式的红色旅游体验 ,让他们在旅行中收获满满的正能量 。
红二军团总指挥部旧址的开放时间为上午 09:00 - 12:00,下午 13:00 - 17:00 。游客在规划行程时,要注意避开非开放时间,以免白跑一趟。建议游客尽量在上午早些时间或者下午开放后尽快到达,这样可以有更充裕的时间参观,深入了解旧址的历史文化 。如果时间安排不当,可能会导致参观仓促,无法充分领略旧址的魅力 。例如,曾经有游客因为出发较晚,到达旧址时已经临近下午闭馆时间,只能匆匆浏览,错过了很多精彩的讲解和细节,留下了遗憾 。
在当前常态化疫情防控的背景下,前往红二军团总指挥部旧址游玩,需要严格遵守防疫要求 。游客需全程佩戴口罩,这不仅是对自己的保护,也是对其他游客和工作人员的负责 。进入旧址前,要主动扫描健康码和行程码,只有绿码且行程无异常的游客才可以进入 。配合工作人员进行体温测量,体温正常方可入内 。如果体温超过 37.3℃,可能会被禁止进入,并需要按照相关防疫流程进行处理 。此外,还需要出示身份证配合登记,以便在需要时进行流调追溯 。通过这些防疫措施,能够有效保障游客的健康安全,让大家在安心的环境中参观游玩 。
为了确保参观的顺利进行和文物的保护,游客要严格遵守参观秩序 。旧址内禁止大声喧哗,不能随意触摸文物和破坏建筑设施 。参观人员不能聚集参观,室内不允许开展活动,游客之间需保持 1.5 米以上的间距 ,避免人员拥挤 。在参观过程中,要听从工作人员的安排,按照指定的路线进行参观 。如果有疑问或者需要帮助,可以随时向工作人员咨询 。例如,曾经有游客在参观时,因为没有按照指定路线行走,误入了未开放区域,不仅给自己带来了不必要的麻烦,也对文物保护造成了潜在威胁 。因此,遵守参观秩序是每个游客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只有这样,才能让更多的人有机会领略红二军团总指挥部旧址的历史文化魅力 。
在红二军团总指挥部旧址周边,还有许多红色景点,值得一同探寻。五里坪革命旧址位于鹤峰县五里乡五里村,距离红二军团总指挥部旧址约 [X] 公里 ,车程大约 [X] 分钟。这里共有木质房屋 18 栋,117 间,占地面积 2300 平方米 ,是整个湘鄂边地区唯一一处保存完好、建筑规模宏大的革命纪念建筑群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贺龙率领红二军团在此指挥了著名的 “五里坪围歼战” ,并根据中央指示组建了湘鄂边特委、中华苏维埃湘鄂边联县政府 ,开辟以鹤峰为中心的湘鄂边苏区,形成了整个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的战略后方和反 “围剿” 斗争的主要战场 。旧址内保存着中共湘鄂边特委机关、联县政府机关、湘鄂边独立团指挥部等多处革命遗迹 ,走进其中,仿佛能看到当年革命先辈们忙碌的身影和激烈战斗的场景 。
鹤峰贺龙旧居位于鹤峰县容美镇中坝社区 ,与红二军团总指挥部旧址虽有一定距离,但同样承载着重要的革命历史 。1929 年至 1933 年间,贺龙同志十次进出鹤峰县城均住在这里 ,并多次指挥和策划了红军在湘鄂边苏区的重大战役及行动计划 。贺龙旧居是鹤峰湘鄂西武装割据战略后方和总策源地的指挥部 ,在这里,贺龙同志指挥了著名的红鱼溪伏击战、解放鹤峰县城等数次重大战役 ,以及制定苏区土地革命规划和红军多次整编方案 。它不仅是中国工农红军三大主力之一 —— 红二方面军最早的孕育地 ,也是研究湘鄂边苏区红军建军历史初期的实物依据 ,对研究贺龙同志早期军事思想提供了不可替代的实物依据 。来到这里,能更深入地了解贺龙元帅的革命生涯和军事智慧 ,感受那段波澜壮阔的革命历史 。
鹤峰不仅红色文化底蕴深厚,自然美景也令人陶醉 。容美土司遗址位于鹤峰县容美镇屏山村等地 ,距离红二军团总指挥部旧址车程约 [X] 小时 。这里保存着爵府、署衙、洞府建筑群落及土司属官向氏家族墓群等遗迹 ,分布范围达 44 平方千米 。容美土司遗址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周边的山水风光更是如诗如画 。屏山峡谷深邃幽静,碧水如镜 ,船行其中,仿佛悬浮在空中,被誉为 “中国的仙本那” 。峡谷两岸峭壁耸立,飞瀑流泉,树木葱茏 ,宛如一幅天然的山水画卷 。行走在峡谷间,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感受着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能让人忘却一切烦恼,沉浸在这美好的自然风光之中 。无论是徒步探寻峡谷的奥秘,还是乘坐小船在水中悠然飘荡 ,都能给游客带来独特而难忘的体验 ,是一处亲近自然、放松身心的绝佳去处 。
红二军团总指挥部旧址,这座承载着厚重历史的建筑,宛如一部生动的史书,将那段波澜壮阔的革命岁月真实地展现在我们面前。它不仅是一处具有独特建筑风格的历史遗迹,更是中国革命精神的重要象征 ,见证了革命先辈们为了理想和信念,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的英勇事迹 。在这里,我们感受到了历史的沧桑与厚重,也领悟到了红色基因的强大力量 。
它的历史价值不可估量,为我们研究红二军团的发展历程、中国革命在湘鄂西地区的斗争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让我们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那段鲜为人知却又至关重要的历史 。它的文化价值也深深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人,激励着我们继承和发扬革命先辈们的优良传统,坚定理想信念,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
如果你渴望探寻历史的足迹,感受红色文化的魅力,那么红二军团总指挥部旧址绝对是一个不容错过的地方 。无论你是历史爱好者、学生,还是红色旅游的追随者,这里都能带给你一场难忘的精神之旅 。来到这里,你可以在旧址中触摸历史的痕迹,聆听革命先辈们的故事 ,让心灵得到一次深刻的洗礼 。
让我们铭记历史,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红二军团总指挥部旧址就像一座灯塔,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提醒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传承红色基因,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和义务 ,让我们将这份精神力量传递下去,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 。期待更多的人能够走进红二军团总指挥部旧址,感受那段波澜壮阔的革命历史,从中汲取前行的力量 ,共同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